餐飲企業永續經營:AI 助攻減碳三大應用解析

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ESG 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 已成為企業經營不可忽視的一環,餐飲業也不例外。面對碳排管理與永續轉型的壓力,許多餐飲業者正積極思考:該如何在維持營收與營運效率的同時,履行對環境的責任?
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來為了提升營運效率,人工智慧 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簡稱 AI) 逐步導入餐飲營運流程。而在導入過程中,業者也發現這些技術不僅提升營運表現,更具備實質減碳潛力,有助實踐永續經營的目標。本文將從三個實際應用出發,說明 AI 如何成為餐飲業邁向低碳轉型的有力助手。

AI 影像辨識技術降低外送錯誤,減少不必要的碳足跡

隨著外送服務成為餐飲業的主流,餐點錯誤導致的退餐、重送問題也日益嚴重。從接收訂單、廚房備餐、包裝到送餐,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錯誤,而最容易出錯的正是備餐階段:餐點內容份量不一致、餐點錯誤、遺漏配料等都讓店家不得不重新製作並重送一次餐。不僅費時費力,也浪費包裝耗材、增加交通燃油排放。

導入「AI 影像辨識技術」,只要安裝一顆鏡頭在出餐檢查點,系統能即刻檢視餐點是否與訂單內容 (品項、份量、特殊要求) 完全吻合。若系統偵測不符,可即時警示廚房員工進行修正。

除了員工肉眼確認,也讓 AI幫忙再看一次,建立雙重檢查機制。減少因錯誤造成的退餐重送,減少額外使用的包裝耗材與交通油耗,有效降低碳排放,確保顧客滿意度,甚至進一步降低新進人員對餐點認知的訓練成本,讓新員工快速上手,確保出餐品質

導入這項技術的效益與企業的營運規模成正比,外送訂單量越多,對減碳與營運成本的改善效果就越顯著。

更重要的是,這項技術的導入門檻低,以 Viscovery 的 AI 影像辨識系統 來說,只需在出餐檢查點安裝一顆鏡頭,結合訓練過的 AI 模型,即可建立高效的雙重檢查機制,目前已導入日本多個餐飲品牌。對這些餐飲企業來說,這是一個投入成本低、回報效益高的永續策略,不僅有助於提升顧客體驗與品牌信任,更是實踐 ESG 的理想起點,可作為邁向 AI 減碳經營的第一步。

延伸閱讀:AI 食物辨識真實場景大解密 (上):便當、餐點、串燒炸物、壽司

延伸閱讀:AI 食物辨識真實場景大解密 (下):AI 如何認得杯子與碗盤?餐盤辨識背後的挑戰與應用

AI 智慧預測點餐趨勢,減少食材浪費

餐飲業的主要碳排來源之一,來自於食材過度備料與冷藏耗能。為避免錯失營收機會,許多業者習慣多備食材、提前備餐,結果卻因需求落差導致大量食物被丟棄,既浪費資源,也造成不必要的財務與環境成本。

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 ReFED 的報告,2023 年美國因食物浪費所造成的損失高達 3,380 億美元,其中食品與餐飲業貢獻了約 1,070 億美元 1。澳洲食物救援組織 OzHarvest 更直言:「如果食物浪費是一個國家,它將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。」 2

此外,統計顯示,食材成本平均佔餐廳總支出的 30% 至 50% 2。若能有效預測需求、降低浪費,不僅對營收有利,更可大幅減碳。因此,已有不少業者導入 AI 預測模型,結合歷史銷售、天氣、節慶與促銷活動等資料,精準掌握每日備料所需,減少食材過剩與冷藏用電。

例如,智慧平台 ClearCOGS 透過分析歷史訂單與配方數據,協助業者精準訂貨與預測需求,顯著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3。另一家澳洲新創 Restoke.ai 則將 AI 應用於庫存與成本分析,幫助客戶每週平均節省 8,000 美元,其中涵蓋食物浪費相關成本 4

ReFED 也指出,現有 AI 解決方案已能透過庫存、銷售甚至被丟棄食物的影像資料,產出可量化的洞察報告,成為企業制定減碳策略的參考依據之一 5

從廣義的層面來看,食物浪費並非只是「餐廳丟掉食材」這麼簡單,每一份未被使用的食材,在生產、飼養、包裝、冷鏈運輸、甚至最終的丟棄處理過程中,皆消耗大量能源與資源。AI 預測能有效降低這一連串的環境負擔,是實踐 ESG 的重要一步。

AI 優化冷鏈與配送路線,實現最低燃油碳排

對連鎖餐飲業者、中央廚房以及冷藏食材供應商而言,配送效率與能源使用密切影響碳排放表現。像藥品、生鮮蔬果與海鮮等對溫控高度敏感的品項,因應嚴格的法規與品質要求,這一塊向來是技術採用的領航者,長期仰賴高度控管與即時監測的供應鏈管理模式。

如今更進一步導入 AI 技術,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永續表現。

透過 AI 分析即時交通狀況、配送順序、車輛載重與氣候條件,系統能動態規劃出最佳的配送路線、時段與車輛調度。若結合冷藏需求,AI 更能同步調整車輛溫控設定,不僅有效縮短配送時間、降低油耗,還能延長食材的保鮮時效,進一步減少冷鏈能耗,實現節能減碳與營運效率的雙重目標。

目前已有零售品牌導入 AI 驅動的物流系統,成功將車隊燃料消耗降低 18%,配送時間也縮短了 12% 6

McCarter & English 法律事務所運輸、物流與供應鏈實務部門主席 Ron Leibman 補充:「這類提升運送效率的任務其實早已有方法可行,只是 AI 的介入,讓這一切變得更快速、更精準,也更具效益。」7

以 AI 為永續發展加速器,邁向綠色餐飲新常態

從國際供應鏈到街角小店,低碳轉型正快速推動普及。如今,綠色轉型不再是大型企業才需要面對的挑戰,而是所有餐飲品牌都值得關注的未來趨勢。

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 ESG 趨勢下,餐飲業者勢必要尋找兼顧效率與減碳的經營策略。AI 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,更能從備餐、供應鏈、物流到能源管理多方面著力,全面降低碳排,同時強化顧客體驗,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關鍵加速器。

業者可從自身營運中識別 ESG 關鍵議題,並訂立可量化的績效指標,例如「月度食材浪費率」、「配送重送次數」等,再透過 AI 系統持續監測與優化,讓永續目標真正落實於日常營運流程,從口號轉化為能兼顧成本與環保的實際行動方案。

AI 驅動的餐飲業永續解決方案概念示意圖
(由 ChatGPT DALL·E 生成之圖像)

【延伸閱讀
👉 2025 餐飲業五大關鍵趨勢:科技、健康、通膨挑戰、消費新體驗
👉 餐飲業的數位轉型:影像辨識技術的五大創新應用
👉 AI 如何翻轉便當產業:從收銀到品管的全方位升級

【參考資料】
1 “Food Waste Data—Causes & Impacts.” ReFED, https://refed.org/food-waste/the-problem. Accessed 4 Aug. 2025.
2 Lynch, Jared. “Melbourne Start-Up Fresho Aims to Tackle $940bn Food Waste Crisis.” Fresho, 3 Dec. 2024, https://www.fresho.com/resources/company-news/melbourne-start-up-fresho-aims-to-tackle-940bn-food-waste-crisis. Accessed 4 Aug. 2025.
3 Joseph, Danielle. “How AI Can Reduce Food Waste at Restaurants.” Closed Loop Partners, 11 April 2025, https://www.closedlooppartners.com/how-ai-can-reduce-food-waste-at-restaurants/. Accessed 4 Aug. 2025.
4 Santoreneos, Anastasia. “Hospo-Tech Raises $5.1 Million to Save Restaurants amid Flailing Industry.” Forbes Australia, 24 Sep. 2024, https://www.forbes.com.au/news/innovation/hospo-tech-raises-5-1-million-to-save-restaurants-amid-flailing-industry/. Accessed 4 Aug. 2025.
5 “Three Ways AI Is Driving Reductions in Food Loss and Waste.” ReFED, 22 Oct. 2024, https://refed.org/articles/three-ways-ai-is-driving-reductions-in-food-loss-and-waste/. Accessed 4 Aug. 2025.
6 Sapra, Yatin. “AI in Food Industry: Reducing Waste and Improving Sustainability.” HashStudioz Technologies, 10 April 2025, https://www.hashstudioz.com/blog/ai-in-food-industry-reducing-waste-and-improving-sustainability/#Optimizing_Logistics_for_Reduced_Carbon_Footprint. Accessed 4 Aug, 2025.
7 Kapadia, Shefali. “AI is Slowly Transforming the Cold Chain, the Supply Chain That Handles Your Ice Cream and Deli Meat.” Business Insider, 22 July 2025, https://www.businessinsider.com/ai-for-cold-chain-operations-safety-algorithms-agents-digital-twins-2025-7. Accessed 4 Aug. 2025.